受新生儿出生数量减少和教师报考人数增多等因素影响,“教师过剩”问题日益凸显。不过,过剩教师也有相应的出路,以下是4条常见的未来归宿:
普及小班化教育:过去生源多,班级人数通常在40-50人,如今生源减少,可将每班人数减至20-25人。这样既能解决教师过剩问题,又能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每个学生,提升教学质量,目前部分地区已在试点推行。
转岗到职业教育或银发教育:年轻教师可凭借自身技能到老年大学任教,老年大学开设的电脑、钢琴、书法等课程,对师资需求较大。中年教师则可转岗至职业学校、技工院校等,且这些岗位薪资待遇往往比中小学更高。
转向辅助教学、后勤岗位:一些中小学会安排45岁以上的老教师从一线教学岗位退下来,转到辅助教学或后勤岗位,如担任图书馆管理员、实验室管理员等。虽薪资待遇会略低于一线岗位,但可让一线教师队伍更年轻化、知识化,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。
下乡支教,发展农村教育:城市中小学教师过剩,而农村地区中小学仍存在较大教师缺口,约有42万的缺口。因此,不少地区推行过剩教师下乡支教政策,让城市教师到乡村工作3年,职称待遇保持不变,期满后可返回城区中小学,以此增强乡村学校师资力量。